環境污染因子具有污染物質種類繁多、污染物質濃度低、污染物質隨時空不同而分布、各污染因子對環境具有綜合效應的特點。據此,環境監測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1)綜合性環境監測的綜合性主要表現在:
①監測手段包括化學、物理、生物、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及生物物理等一切可以表征環境因子的方法;
②監測對象包括水、大氣、土壤、固體廢物、生物等,只有對它們進行綜合分析,才能確切描述環境質量狀況;
③對監測數據進行統計處理、綜合分析時,需涉及該地區的自然、社會反展狀況,因此必須綜合考慮才能正確闡明數據的內涵。
(2)微量或痕量性污染物進入環境后,經過水、大氣的稀釋,其在環境中的含量很低,濃度往往是微量級如10-6、10-8,甚至是痕量級,如10-12。這就對環境監測方法的靈敏度、檢測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對環境樣品進行分離、富集等預處理后,才能滿足監測的要求。
(3)連續性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質或污染因子的強度隨時間而變化,污染物和污染因子進入環境后,隨空氣和水的流動而被稀釋、擴散,其擴散速度取決于污染因子的性質。環境污染因子的時空分布性決定了環境監測必須堅持長期連續測定。只有堅持長期測定,才能從大量的數據中揭示污染因子的分布和變化規律,進而預測其變化趨勢。數據越多,連續性越好,預測的準確度越高,所以監測網絡、監測點的選擇一定要有科學性,而且一旦監測點位的代表性得到確認,必須長期堅持監測。
(4)追蹤性環境監測是一個復雜而又有聯系的系統,包括監測項目的確定,監測方案的設計,樣品的采集、運送、處理,實驗室測定和數據處理等程序,其中每一步驟都將對結果產生影響。特別是區域性的大型監測項目,參與監測的人員、實驗室和儀器各不相同,為使數據具有可比性、代表性和完整性,保證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必須建立一個量值追蹤體系予以監督。為此,建立完善的環境監測質量保證體系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