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單位(用人單位)名稱 |
富平中昊建材有限責任公司 |
|||
地理位置 |
渭南市富平縣薛鎮王馬村 |
|||
項目名稱: 富平中昊建材有限責任公司薛鎮建筑石料用白云巖礦礦山開采及礦石加工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 簡介: 富平中昊建材有限責任公司整合原有富平縣勝昌建材采石廠,建設富平中昊建材有限責任公司薛鎮建筑石料用白云巖礦礦山開采及礦石加工項目(薛鎮300萬噸/年骨料項目)。 該區域內山勢走向北東-西南,整體地形北高南低,但沿山勢走向,山體又呈波狀起伏,礦層厚度隨山勢起伏呈規律性變化,區內建筑石料用白云巖儲量豐富,該區域內原有多處采礦權,從現場調查結果來看,原有小型采石企業對該區域內建筑石料的開采不規范,以至于該區域內已形成一個長約303米,寬約80-160米,高約70m老采空區,開采標高為780m-850m。采空區邊坡近乎直立(接近90度),整合后礦區范圍內的采空區邊坡目前均處于穩定狀態,沒有出現坍塌現象,此采空區位于新劃定礦權范圍以內,經估算,截止2016年8月31日(估算基準日),礦區范圍內原采坑消耗資源量為26.34萬立方米,計75.07萬噸。原有礦山道路只修至老采坑780m標高處,部分路段需要拓寬修繕。礦山目前無開采和生產設備設施。 建設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年產300萬噸優質骨料生產線1條,其中包括骨料破碎、篩分、成品儲運、發運系統及辦公樓等輔助生產設施、配套礦山。 |
||||
現場調查人員 |
胡敏敏 |
調查時間 |
2020年05月 |
|
采樣人員 |
杜衛平、胡敏敏、白聰 |
采樣時間 |
2020年04月28-30日 |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粉塵、噪聲。 |
||||
建議: (1)應按照《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2014)要求的檢查周期與項目,委托具有職業健康體檢資質的檢查機構對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進行定期職業健康檢查,如發現體檢結果異常者,及時進行復查,出具明確復查結論。特別是應將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農民工、臨時工納入職業健康檢查范圍內。在以后的職業健康檢查工作中,發現有職業禁忌證的勞動者應及時調離相關崗位,發現職業性異常人員時應督促其積極配合進行復查。 (2)完善作業場所警示標示的設置,并保持清晰,統一進行管理,要做好日常維護,對出現變色或破損等現象的警示標識應及時更換。達到對勞動者的告知、提醒以及督促的作用。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防塵口罩、防塵面罩、耳塞等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及時更換,并對職業病防護設施定期進行維護,確保其防護效果的有效性,不斷提升全員的職業病危害防護意識和防護技能。 (3)按時對車間作業現場進行噴淋,及時沖洗地面,降低作業場所粉塵濃度,防止二次揚塵,保護勞動者健康。定期對職業病防護設施進行維護,確保其防護性能的有效性。 (4)針對噪聲檢測超標崗位,建設單位應督促員工按要求正確佩戴符合要求的防護耳塞,并縮短勞動者噪聲接觸時間,使勞動者接觸噪聲水平符合要求。 (5)建設單位工作場所存在職業病目錄所列職業病的危害因素的,應當及時、如實向所在地職業衛生監督管理部門申報危害項目,并接受職業衛生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 (6)建設單位應當做好本單位的職業衛生培訓工作。培訓人員包括:建設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和勞動者。 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勞動者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不斷提升全員的職業病危害防護意識和防護技能,并對每次培訓進行記錄及考核。 (7)建設單位應按照《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管理規范》(安監總廳安健[2015]16號)第四條的要求,建立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制度,每年至少委托具備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對其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場所進行一次全面檢測,每三年進行一次現狀評價。在日常檢測或者定期檢測、評價過程中,發現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濃度不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應采取措施進行整改和治理,確保其符合職業健康環境和條件的要求。 (8)若以后生產過程中生產規模、工藝或者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防護設施、車間布局、所用原料、生產產品等發生變更時,應當對變更內容重新進行職業病危害評價。 (9)職業病防治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建設單位領導須重視這項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根據國家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最新要求,不斷完善和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名稱 |
中石油渭南煤層氣管輸有限責任公司 |
|||
地理位置 |
擬建管線起點位于渭南市合陽縣同家莊鎮如華路任家長益段南側,終點位于同家莊鎮初級中學以西 |
|||
項目名稱:中石油渭南煤層氣管輸有限責任公司韓渭西煤層氣管道1#閥室及部分管線改線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 簡介: 韓-渭-西煤層氣管道工程已建部分位于陜西省渭南市,沿線經過的主要市縣有韓城市、合陽縣、澄城縣、大荔縣、蒲城縣、西安市臨潼區。 韓渭西煤層氣管道于2013年4月正式投入運營,起點為韓城首站,末點5#閥室,設計壓力4.0MPa,管道規格L360-559×6.3/7.1/8mm 螺旋縫/直縫埋弧焊鋼管。沿線設置分輸站5座,截斷閥室5座。目前輸量(合陽段)20×104m3/d,運行壓力1.0MPa(1#閥室表顯)。 2017年合陽至銅川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其中在合陽同家莊段鐵路與已建韓渭西煤層氣管道交叉并行,經協商對此段管線及閥室進行改造。該項目的實施保證了雙方項目的施工及運營安全,符合煤層氣管道安全供氣要求,同時也滿足鐵路建設運營安全,對減少安全隱患及運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
||||
現場調查人 |
胡敏敏 |
調查時間 |
2020.04.23 |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天然氣、硫化氫、噪聲、工頻電場 結論: 結合類比現場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在各項措施得以落實的情況下,預計生產人員的化學因素、物理因素等接觸水平會控制在國家職業衛生接觸限值范圍內。 綜上所述,根據建設單位提供可行性研究報告等資料,本項目只要遵循國家有關要求,認真落實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本報告提出的職業病防護補充設施和措施,則建設項目建成投產后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濃度(強度)預期可控,勞動者的職業健康可以得到保障,建設項目符合國家和地方對職業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具備建設項目設立的職業衛生條件,因此,從職業病防治角度分析,該項目可行。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名稱 |
陜西漢德車橋有限公司 |
|||
地理位置 |
寶雞市岐山縣境內蔡家坡經開區 |
|||
項目名稱:陜西漢德車橋有限公司寶雞新基地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 簡介: 陜西漢德車橋有限公司(簡稱:“漢德車橋”)于2003年3月23日由濰柴動力與陜汽集團共同投資組建,其前身為陜西汽車制造總廠車橋分廠。公司屬高新技術企業,擁有西安、寶雞兩個工廠,廠房面積32萬m2,現有員工3700多人,各類工程技術人員和中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490余名,注冊資本3.2億元,年銷售額50億元。
|
||||
現場調查人 |
胡敏敏、李金陽 |
調查時間 |
2020.06.01 |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電焊煙塵、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電焊弧光、噪聲、砂輪磨塵、其他粉塵、苯系物、高溫、氫氧化鈉、其他粉塵、硫化氫、工頻電場 建議及結論: (1)應按照《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2014)的要求,委托具有職業健康體檢資質的檢查機構對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按要求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如發現體檢結果異常者,及時進行復查,出具明確復查結論。特別是應將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農民工、臨時工納入職業健康檢查范圍內。在以后的職業健康檢查工作中,發現有職業禁忌證的勞動者應及時調離相關崗位,發現職業性異常人員時應督促其積極配合進行復查。 (2)完善作業場所警示標示的設置,并保持清晰,統一進行管理,要做好日常維護,對出現變色或破損等現象的警示標識應及時更換。達到對勞動者的告知、提醒以及督促的作用。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防塵口罩、防塵面罩、耳塞等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及時更換,并對職業病防護設施定期進行維護,確保其防護效果的有效性,不斷提升全員的職業病危害防護意識和防護技能。 (3建議建設單位后期定期對本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進行清理及維護,確保其在今后生產運行過程中防護效果良好,能夠有效消除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最終達到保護勞動者健康的目的。 (4)建設單位工作場所存在職業病目錄所列職業病的危害因素的,應當及時、如實向所在地職業衛生監督管理部門申報危害項目,并接受職業衛生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 (5)針對打磨間噪聲超標崗位,應縮短勞動者作業時間,并督促員工按要求佩戴好本單位配發的3M1110型防噪耳塞,保護勞動者健康。針對易產生化學毒物的人工噴漆、人工電焊、人工打磨等工位,應加強防護設施的管理和維護,督促員工按要求正確佩戴個人防護用品,確保防塵毒效果良好,保護勞動者健康。 (6)建設單位應當做好本單位的職業衛生培訓工作。培訓人員包括:建設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和勞動者。 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勞動者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不斷提升全員的職業病危害防護意識和防護技能,并對每次培訓進行記錄及考核。 (7)建設單位應按照《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管理規范》(安監總廳安健[2015]16號)第四條的要求,建立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制度,每年至少委托具備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對其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場所進行一次全面檢測。在日常檢測或者定期檢測過程中,發現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濃度不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應采取措施進行整改和治理,確保其符合職業健康環境和條件的要求。 (8)污水站涉及有受限空間及強堿等腐蝕性化學物品,建議建設單位完善污水站應急救援設施及受限空間作業等警示標示。 (9)若以后生產過程中生產規模、工藝或者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防護設施、車間布局、所用原料、生產產品等發生變更時,應當對變更內容重新進行職業病危害評價。 (10)職業病防治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建設單位領導須重視這項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根據國家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最新要求,不斷完善和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通過對職業病防護設施、個體防護用品、應急救援設施及其合理性與有效性評價和總體布局、生產工藝及設備布局、建筑衛生學、輔助用室、職業衛生管理、職業健康監護等符合性評價,同時結合本次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對本項目試運行期間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及效果和職業衛生管理措施進行了分析評價。 在全面總結評價工作的基礎上,陜西漢德車橋有限公司寶雞新基地建設項目目前滿足國家和地方關于職業病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規、標準要求。預測在以后正常生產過程中,采取了控制效果評價報告所提及對策措施和建議的情況下,能滿足國家和地方關于職業病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規、標準要求,達到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竣工驗收的條件。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名稱 |
商洛堯柏龍橋水泥有限公司 |
|||
地理位置 |
商洛堯柏龍橋水泥有限公司東大山50萬噸/年水泥用灰巖礦采礦工程項目位于丹鳳縣城 345°方向30km處,商洛堯柏水泥廠東側 |
|||
項目名稱:商洛堯柏龍橋水泥有限公司東大山50萬噸/年水泥用灰巖礦采礦工程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 簡介: 商洛堯柏龍橋水泥有限公司東大山50萬噸/年水泥用灰巖礦采礦工程項目位于丹鳳縣城 345°方向30公里處,商洛堯柏水泥廠東側。東大山50萬噸/年水泥用灰巖礦采礦權為商洛堯柏龍橋水泥有限公司,商洛堯柏龍橋水泥有限公司是堯柏特種水泥集團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堯柏特種水泥集團有限公司隸屬香港上市企業中國西部水泥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2233.HK),是一家集水泥產銷于一體的大型集團化企業,總資產100億元。公司注冊地位于西安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商洛堯柏龍橋水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31日,由原陜西丹水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和堯柏水泥組建而成,注冊資本12500萬人民幣元。公司地址位于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兩嶺村。公司目前擁有(丹鳳二線)一條日產4000t/d熟料生產線,(洛南公司)一條日產2500t/d熟料生產線及一條年產60×104t水泥的(洛南)粉磨站,年產熟料200×104t,年產高標號水泥360×104t。公司目前設四部、兩室、三個工段,即生產技術一部、生產技術二部(洛南粉磨站)、運行保障部、綜合管理部、中控室、化驗室、燒成工段、成品工段、礦運工段。
|
||||
現場調查人 |
謝柳萍 |
調查時間 |
2020.06.19 |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噪聲、粉塵 建議: 一、職業病危害工程防護的補充措施及建議 (1)礦區爆破瞬間產生的因素很多,且瞬間擴散開的粉塵尚無可行的成熟技術使其達標排放,爆破后應多次使用灑水車遠距離對爆堆進行噴淋、噴霧,使粉塵快速沉降,從而減少外界風對粉塵的影響。 (2)采礦區穿孔、碎解、鏟裝時應在上風向作業,避開迎塵面;石料在裝車前通過灑水車配備的消防槍將物料進行打濕,同時在裝車過程中依據物料干燥程度,增加噴淋水量和次數,裝車過程中沒有粉塵飄散為宜。 (3)礦區道路應盡量硬化處理,減少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噪聲及全身振動。 ⑷原礦石的卸礦區應設置噴霧裝置;溜井附近礦石破碎位設置除塵器,對破碎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進行收集。 ⑸輸送帶應全程封閉,皮帶機落差點配備密閉的與皮帶機頭、皮帶機相適應的罩式裝備(集塵罩),在風機的作用下,集氣罩內部須形成負壓區,大部分粉塵進入除塵器內。由于粉塵濃度高,粉塵粒徑分散,宜在除塵器箱體前裝沉降室或旋風除塵器,形成二級除塵。 ⑹水噴霧設施等職業病防護設施應定期檢修、清理、維護,確保其有效運行,檢修、清理、維護應記錄全面規范。 二、職業衛生管理的補充措施及建議 ⑴建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加強對職業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水平,對本單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 ⑵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職業衛生管理人員。 ⑶建設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職業健康管理人員接受與其崗位職責相適應的職業病危害防治知識培訓情況,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職業健康管理知識和能力。 ⑷建立建設單位各部門、各崗位人員的職業病危害預防、控制責任制度,健全崗位職業衛生操作規程。 ⑸建立職業病危害管理制度,職業病危害管理制度至少應包括:職業病危害告知、職業病危害申報、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和培訓、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維護檢修、從業人員個體防護用品管理、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及評價、作業人員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管理等制度。職業病危害管理制度發放至相關崗位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 ⑹應定期進行職業危害申報,申報內容與現場情況、檢測報告內容相符合。 ⑺建設單位應與作業人員簽署的勞動合同中應明示作業崗位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情況和勞動保護待遇;因工作崗位或者內容變更使作業人員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建設單位向作業人員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并協商變更原勞動合同相關條款的情況。 ⑻建設單位應建立作業人員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按照規定期限妥善保存。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包括的內容:作業人員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史,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結果,職業健康檢查結果,職業病診療資料等。 ⑼建設單位應安排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從業人員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及應急暴露健康檢查。職業健康檢查的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檢查頻次、項目符合GBZ188的規定。在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作業人員及時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妥善安置。建設單位將職業健康檢查結果書面告知作業人員本人。 ⑽建設單位應為作業人員配備與預防職業病危害要求相符合的個人防護用品,個人防護用品的配備滿足GB11651的要求。對作業人員正確穿戴和使用個人防護用品進行教育和檢查。個人防護用品在有效期內使用或按規定進行更換。 ⑾建設單位對作業人員定期進行預防職業病危害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其內容與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預防、控制要求相符合。 ⑿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女職工從事對本人和胎兒、嬰兒有危害的作業。 ⒀不得將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轉移給不具備職業病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如產生分包或外協作業,應與承包或外協單位明確職業病防治分工,并在協議中明確相關責任和義務,監督承包或外協單位的職業衛生管理工作,保障外協人員的職業健康。 ⒁建設單位建立、健全了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有定期演練計劃、演練記錄,配備適宜、有效的應急救援設備設施。 ⒂參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職業衛生檔案管理規范的通知》安監總局安健[2013]171號文件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檔案。 ⒃建設單位按照職業病防治要求,用于預防和治理職業病危害、工作場所衛生檢測、購買工傷保險、健康監護和職業衛生培訓等費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職業病防護設施所需費用應當納入建設項目工程預算。建設單位應當保障職業病防治所需的資金投入,不得擠占、挪用,并對因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的后果承擔責任。 三、建設項目施工期職業衛生管理建議 ⑴首先,建設單位應針對建設施工期與施工單位簽訂職業衛生相關協議,確定雙方在建設施工期職業病危害防治方面的責任與義務,明確施工單位為施工現場職業病防治工作的責任主體,并負責檢查督促施工單位落實現場職業病危害防治措施。 ⑵建設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應要求各施工方進行職業病防治工作(主要為建立健全職業健康監護制度,組織施工人員在有體檢資質的單位進行崗前、崗中和離崗以及應急健康檢查,并建立施工人員的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對施工過程作業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階段進行監測)。 ⑶建設單位應要求各施工方編寫職業病危害防治總結報告,總結報告應包含項目的施工概況,施工過程中的職業病防治工作(施工過程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檢測;施工過程中的防護設施設置;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配備情況;職業衛生管理;應急救援設施和職業健康監護情況)的內容;施工完成后作為項目竣工驗收材料移交建設單位存檔。
|